查看原文
其他

与往昔重逢的时光,是最美的时光

共产党员 2021-02-14


在许多人的生命中
常会有一本书
曾经刻下或深或浅的印迹
书虽沉默不语
打开它却有如打开了又一个世界
将你带入或熟悉或陌生的领域
让你的目光、你的思想抵达更远


好书更是不厌百回读
因为每次重读都是与往昔时光的重逢
也是对很多人和事的刷新
书里书外的记忆
不同的地点,不同的心境,不同的人
所有这些都成为了生命里的一个个坐标
记录着岁月的馈赠


书虽难以改变坚硬的生活现实

但沉浸其中的欢乐却让人回味不已

重温书与记忆的温暖

即便身处漫漫冬日也不觉孤寂寒冷

有书相伴,岁月有情,生命丰盈




《地铁上的读书人》

第九集:回忆





翻阅记忆 时光不曾让经典褪色


口述|朱利伟


人们通过读书获取知识、增长见识,而有些时候,读书,仅仅是为了享受阅读本身。


我的同行牛老师,去苏州出差时偶然在旧书摊上遇见一套《金粉世家》,回到北京以后,在每天通勤的地铁上重读。作为出版人,他有很多新书好书可以选择,但阅读旧书,是因为打开以后,不仅书中的故事重新鲜活起来,当年阅读的心绪也一并复活。


地铁上读《中国古代农耕史略》的乘客。朱利伟 摄


有些旧书是特意买来的。我在地铁上遇到过一个年轻人,他当时在读一本《中国古代农耕史略》,后来我知道,他在科技馆从事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研究工作。他在地铁上读冷僻的专业书,认真的样子就像故宫里修文物的匠人,在“无人处”也真切地热爱着自己的工作。


我当时抑制不住好奇心,问他这本书怎么样,他说:特别好。这是一本他专门淘来的二手书,甚至连豆瓣这样收书广泛的网站都没有这本书的条目,后来我问他要了这本书的版权页信息,为这本书专门创建了一个条目,一本真正的好书值得有人为它这样做。


地铁上读《爱的艺术》的乘客。朱利伟 摄


每当在地铁上看到那些封面微卷、内页泛黄的旧书时,我的内心都会小小的讶异一下。见过一位中年女士,她在下班路上,靠着车窗读一本1987年版的《爱的艺术》,一位面容和善的爸爸,候车时在读一本1985年版的《围城》,等着跟他的双胞胎女儿在同一节车厢会合。


地铁上读《围城》的乘客。朱利伟 摄


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从书架上取下了这些三十多年前出版的书呢?这些书穿越时空,被不同时代的人反复翻阅。经典的价值不因其年代久远、品相变旧而有丝毫减损,有的甚至更加珍贵这也是二手书店、旧书买卖网站存在的意义吧。


好看的包书纸   朱利伟 摄


我看见千百个阅读瞬间中共通的部分,也尤其难忘每一个读者身上的个性。有的人会用简易的报纸包书、有的人好看的包书纸包书,有的人甚至买来专用的书衣给心爱之物套上独一无二的书皮。


用药板当书签的乘客。朱利伟 摄


用树叶当书签的乘客。朱利伟 摄


有的人边听音乐边读书,有的人边吃早餐边读书,有的人在读完的地方不经意地折角,又或者用封面的后勒口当作临时书签,有的人随手夹上一张博物馆参观票、景区门票、飞机票的票根乃至一板药当作阅读的记号。


用博物馆参观票当书签的乘客。朱利伟 摄


用飞机票票根当书签的乘客。朱利伟 摄


他们还会在书上、便签本上或者手机app上记下读书笔记……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。


在阅读的背后,这些书皮、书签和微小的阅读习惯,通向的是更丰富、立体的生命,而仅仅是这些充满生机的小小的生活横切面,就足以令我们看见更丰盈的日常,那是沉静而无止息的奔流。



往期精选  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来源:共产党员-新华网

监制:肖阳 孙竞


文案:朱利伟  王志艳

责编:郝多

编审:陈卫平 张斌


喜欢就请点亮“在看”哟!  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